再談隱士
 
     
  简繁转换 - 简体  
     
  隱士一向是中國歷代朝廷或政府徵召的對象,例如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有《招隱士》篇;劉宋豫章人雷次宗(雷次宗曾為皇太子及諸王講《喪服經》)隱居在廬山,後被徵召到首都建康雞籠山開館授徒。  
  中國古代多隱士,隱士多屬文人,很少是武官的;他們大多數是因為社會的黑暗動亂、懷才不遇,或遭受排擠,於是遠離俗世,歸隱山林。於是形成了一種現象,稱為“中國隱士文化”。  
  到了宋代有所謂的“終南捷徑”,這是諷刺假隱士的一個名詞。那些不學無術的假隱士,用隱逸作為一種捷徑手段,沽名釣譽,假裝不願出仕的樣子,其實心裏頭祇想著儘快當官。從而最終達到做官之目的。  
  許多“獨善其身”的隱士都抱著放棄社會責任,祇尋求個人安逸的人生態度,卻一直以來都沒有做過任何有關修行的事情。中國最有名的、真真正正的隱士有老子、莊子、鬼谷子、陳摶等等。那些普通、平凡的失意文人隱士,永遠無法達到他們那樣的大境界。真正的隱士住在深山處,已達到物我兩忘的心境。但更真正的隱士亦有隱在市井之中,因為臥虎藏龍之地正正是那最世俗、最嘈雜的地方,而他們能排除萬難、抵抗干擾、自得其樂,心靈上得到真正的昇華。這種隱士是隱到連姓名都不曾留給世人知曉,根本就不讓任何人知道他們的存在。  
       
  一般來說,中國古代的隱士有真隱士和假隱士之分。若再分析,又分為十種類型:
1. 真隱全隱(完全歸隱)
2. 先官後隱
3. 半官半隱
4. 忽官忽隱
5. 似隱實假(偽隱)
6. 名隱實官
7. 以隱求官
8. 無奈而隱
9. 真隱而仕
10. 隱於朝市
 
     
  有關中國隱士資料:  
          中國的終南山還保留著隱居傳統,有五千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山谷,過著和一千年前一樣的生活。在 2012 年,美國漢學家、佛經翻譯家比爾波特(《空穀幽蘭》的作者)來到中國,尋訪傳說中在終南山修行的隱士。
        之後,更有很多人前往拜會這些隱士。他們發現隱士之居所都是用一些茅草搭建的茅棚,有些是山洞,有些是普通的房舍,他們分散在各個山谷裏。通常到訪者去敲門,隱士都會開門,但有些並不接待生客。
        尋訪了幾百位隱士後才知道,敲門須要唸一些暗號:「阿彌陀佛」、「慈悲」、「無量壽福」等都是最常用的敲門暗語。如果是佛教隱士,到訪者敲門時要唸「阿彌陀佛」;如果是道教隱士則須唸「無量壽福」。佛教隱士和道教隱士的茅棚上一般都有標誌來區分。據說有兩位比丘尼師徒居住在一座山洞內九年,訪客找到她們居住的山洞時,明明清楚聽到門內有動靜,但敲門卻沒有人應聲。當時訪客不懂要唸暗號,祇是一直堅持敲門,敲門幾次後,比丘尼師徒兩人終於開門。在她們居住的山洞裏,祇有經書和簡單的生活用品。
        這些隱士都很熱愛生活,一般都會把個人的小茅棚打掃得很整潔,做一點小景致,比如在門外種些花卉;他們不用手提電話,有時會和附近的村民聯絡,但很少下山。
        當然也看到一些隱士不是真正在修行,看到玉的同時也看到了泥土。
        有時候在山裏走一天,一個人也找不到。有些隱士住得比較高,看見有人來他們就走了。修為很高的人,外界是很少接觸到的,祇有圈子裏的人才知道。最感動的是:很多是由尋訪客而後來變成隱士修行者。